中新網北京2月15日電(記者 應妮)“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15日在國家文物局舉行。作為中國北方地區(qū)新石器考古的重要突破,專家在會上專門介紹了河北尚義四臺遺址的近期重要發(fā)現。
四臺遺址位于河北省尚義縣,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早中期遺址。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20至2022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對四臺遺址進行了系統(tǒng)的考古調查、發(fā)掘。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趙戰(zhàn)護介紹,四臺遺址面積約15萬平方米,考古發(fā)現房址40余座,出土了陶、石、骨、貝類遺物800余件,可以區(qū)分為年代不同的五組文化遺存,其中第一、二組遺存處于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第一組文化遺存年代距今10400至10000年,發(fā)現6座近方形半地穴房址,出土打制石器、細石器、磨制石器、骨角器以及動物骨骼等,陶器有筒形罐、板狀器等,器表戳印圓圈紋或壓印折線紋、網格紋。第二組文化遺存年代距今9200至9000年,發(fā)現4座近方形半地穴房址,出土陶板狀器、石研磨器以及較多骨針、骨錐等,呈現出與第一組連續(xù)發(fā)展的特征。
從動物考古方面來說,遺址中的動物種類有蚌、螺、蛙、魚、雉、鳥、鼢鼠、田鼠、野兔、刺猬、犬、狼、熊、小型貓科、黃鼬、獾、梅花鹿、馬鹿、狍子、麂、野馬、野牛、野豬等,犬可能存在家養(yǎng),表明周邊古環(huán)境為適宜野生動物生存的山地草原環(huán)境,有一定的河湖等水源;表明四臺先民的生業(yè)模式以狩獵經濟為主,肉食來源主要為野生鹿類、野豬、野馬、野牛等大中型哺乳類動物,魚類、鳥類和淡水貝類等也是其補充性肉食資源。
從植物考古方面,顯示距今10500-10200年之間,四臺遺址周邊以草原植被為主,先民可能采集苔草屬、蓼屬、禾本科等種子;距今8000-7000年之間氣候條件濕潤,發(fā)育森林-草原植被,先民采集一些喬木類果實,并有粟黍農業(yè)活動。
從環(huán)境考古方面,顯示距今10500-10200年,四臺周邊發(fā)育以蒿屬為主的草原植被,氣候相對干旱;距今8000-7000年,櫟屬等喬木花粉含量最高,研究區(qū)被開闊的森林-草原植被占據,氣候溫暖濕潤。
從生業(yè)經濟方面,顯示四臺遺址的第一、二組文化遺存為狩獵采集經濟,第三、四組在狩獵采集經濟的同時,植食性食物加工頻繁,粟黍利用比重上升,第五組文化遺存中,碳同位素揭示C4類植物(如粟黍)在食物中占有較高的比例,較高的氮同位素也說明肉類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趙戰(zhàn)護指出,以壓印紋筒形陶罐、陶板狀器、細石葉石器、研磨器等典型器物為代表的第一、二組遺存,文化特征鮮明,初步判斷為一支新的考古學文化?脊虐l(fā)現壓印紋陶器、細石器、半地穴房址等特征鮮明,考古所見成組房址,實證了北方地區(qū)早期定居村落的出現,展現出人類生存方式從舊石器時代的流動性棲居到新石器時代早期逐漸定居的發(fā)展轉變。其中,粟、黍的發(fā)現,為探索我國北方旱作農業(yè)起源、發(fā)展軌跡提供了重要基礎資料。而細石器工業(yè)繼承自泥河灣盆地一萬余年的楔形細石核技術傳統(tǒng),表現出文化與人群的連續(xù)性,為中國北方舊、新石器時代過渡研究提供了典型和直接的證據,也是北方地區(qū)新石器早中期社會發(fā)展進程重要環(huán)節(jié)。(完)
本地新聞: |
河北新聞網
河北網絡廣播電視臺
長城網
河北共產黨員網
河青新聞網
石家莊新聞網
|
國內網站: | 中新網 | 人民網 | 新華網 | 中國網 | 光明網 | 中國日報 | 國際在線 | 中經網 | 中青網 | 央廣網 |
中新社分社: | 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貴州|廣東|廣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龍江|江蘇|江西|吉林|遼寧|內蒙古|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香港|新疆|兵團|云南|浙江 |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